途聚户外
首页
Portal
活动约伴
企业活动
领队风采
资源分享
户外保险
搜索
本版
文章
帖子
用户
登录
|
注册
热版
请
登录
后使用快捷导航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途聚户外
»
论坛
›
途聚户外
›
装备技能
›
户外遭到蜱(草耙子)及蚂蝗叮咬的预防和治疗 ...
户外遭到蜱(草耙子)及蚂蝗叮咬的预防和治疗
[复制链接]
电梯直达
楼主
|
发表于 2016-11-8 10:33:38
|
|
只看大图
|
倒序浏览
|
阅读模式
查看:
4756
回复:
0
返回列表
发新帖
收藏
0
小龙女
当前离线
积分
1220
楼主
小龙女
发表于 2016-11-8 10:33:38
|
只看该作者
电梯直达
楼主
发表于 2016-11-8 10:33:38
|
只看该作者
|
倒序浏览
|
阅读模式
户外的朋友们经常会遇到草耙子及蚂蝗叮咬,由于对此了解不够,被咬后有的不置可否,有的采取极左的方式,总之方法不得当。为了朋友们能积极有效的预防和被叮咬后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,现介绍如下:
如何对付蜱(草耙子)
蜱分两类:
一类体表较硬,背部和腹部有质板的称硬蜱;
另一类是躯体较软,无质板的叫软蜱。
病理生理:
蜱为人、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,无论是幼虫、稚虫、成虫均能吸血。硬蜱多在白天叮咬宿主,且吸血时间长,而软蜱多在夜间吸血,叮咬宿主吸血时间短,由1~2分钟至1h左右,有些硬蜱町日夜吸血。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内,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肤上,惊吓时也不离去,若强行拔除,易将假头断折于皮肤内。在吸血的同时还可分泌性质尚不明了的抗凝剂及毒性物质注入皮内。蜱的嗅觉极为敏感,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,爬到1米高的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,当人和动物经过时,突然跳到人和动物的身上,伺机吸血。不仅可咬伤皮肤,而且是螺旋体、立克次体、病毒、细菌感染的媒介。
诊断检查:
蜱叮咬后临床症状轻重差异很大,有时与其它昆虫叮咬难以区分,必须在体表发现虫体才能确诊。
治疗方案:
蜱咬伤出现的皮炎主要是消炎、止痒、止痛,给予对症处理。发现被蜱叮咬后常采取如下措施:
1、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,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内。可用乙醚、氯仿、煤油、松节油、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蚊香,数分钟后蜱自行松口,或用凡士林、液体石蜡、甘油厚涂蜱的头部,使其窒息,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。
2、去除蜱后伤口要进行消毒处理,如发现蜱的口器断在皮内要手术取出。
3、在伤口周围以2%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闭,亦有人用胰蛋白酶2 000 u加生理盐水100mL湿敷伤口,能加速伤口的愈合。
4、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。出现蜱麻痹或蜱咬热要及时进行抢救。如伤面有继发感染要进行抗炎治疗。
如何对付蚂蝗:
蚂蝗分为旱地蚂蝗和水蚂蝗,蚂蝗吸血的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,使伤口血流不止,其实蚂蝗并不可怕,发现有蚂蝗叮上时,可用手沾上唾液把它拍下来或用烟头烫,切记不可手扯,然后伤口用创可贴贴上即可,行至蚂蝗出没的地带,应将裤脚扎紧,有脚上、手上涂一些有刺激气味的药品,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蝗叮咬。
预防:到野外游玩别选择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,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。游玩的时候不要随便席地而坐、乱摸牲畜或者在森林露宿。出行之前应该注意将袖口、衣领、裤腰、裤脚扎紧,上衣扎在裤中,还要准备一些诸如驱虫剂、驱蚊灵等用品。旅游回来之后,要全身检查,尤其是人的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、阴部和腹股沟这些皮肤较薄的部位,这都是蜱喜欢的寄生之处。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
登录
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……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发新帖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浏览过的版块
新闻资讯
Archiver
手机版
途聚户外
(
京ICP备14060813号-3
)
Powered by
途聚户外
, All rights reserved.
途聚户外
版权所有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